首页 餐饮 正文

汇力发蛋糕 不止茶饮烘焙,半个餐饮圈都爱上了“低糖”

不止茶饮烘焙,半个餐饮圈都爱上了“低糖”

总第 3510 期

作者 | 餐饮老板内参 张鳗鱼

“火过头”的烘焙

找到了新出路?

2020年,中式烘焙的关键词,是起飞。

但在人人质疑、唱衰中式烘焙讲不出新故事的2022年,这个关键词,变成了滑行。

2022年初起,新中式烘焙的“双子星”——墨茉点心局、虎头局,前者被曝光品牌部裁员超过40%,后者则接连不断被传业绩下行、大面积闭店、欠薪欠款。

高开低走,风暴背后,新中式烘焙的魔幻三年匆匆收场。而与新中式烘焙被唱衰并行的,是整个烘焙赛道的持续洗牌:

“烘焙第一股”克莉丝汀上市9年累亏14亿、欠款5700万,总部人去楼空;数亿元投入、全球最大的烘焙店昂司烘焙倒闭;曾被称为“蛋糕界爱马仕”的Lady M则宣布终止中国内地门店经营。

洗牌、退潮是大背景,但如果我们将目光抓牢2023年,在“新旧交棒”的转舵节点中,中式烘焙又多了一个新的关键词——低糖。

低糖风起

烘焙有了新故事

“现在为了健康,人们都追求戒糖、断糖。”

无数消费者与餐饮人的评论印证了这一点:

“齁甜、油腻、去哪家都一样,是我不进这种点心铺的最大原因。”

“网红点心铺进入颓势的三个主要原因:不好吃、产品重叠率高、甜度大热量高,不符合当下市场需求。”

“路过会看看,但不会主动想起来买。甜的东西偶尔没什么,经常吃会从心里和身体都有一种负担感和负罪感。”

资本和市场敏锐的嗅觉也同样在印证:

今年初,一些中式烘焙的新网红品牌落幕,但同时也有一些新军、老网红在崛起。

2月,成立仅半年的新中式糕点品牌桃禧满满,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。靠着“低糖”的招牌,半年内蹿红,快速登上美团点评及抖音热门榜的Top;坚持“低糖、低油”理念的新中式桃酥品牌泸溪河,也在今年完成了数亿元A轮融资。

除此之外,还有大批主打低糖、低脂、无蔗糖的烘焙品牌发起新一轮号角。

茶饮巨头奈雪投资的品牌鹤所,以“零蔗糖”的概念切入烘焙市场,产品均为低糖、无糖烘焙糕点;老北京品牌“汇力发”转型,改名“麦库·低糖·低卡面包甜品”,一举成为北京的网红烘焙店。

老牌烘焙品牌们也在加注低糖产品。

好利来与元气森林联名,切入低糖、0糖赛道,主打健康成分,推出一系列0添加蔗糖的减脂烘焙产品,比如元气莓莓轻吐司及0蔗糖草莓半熟芝士等。

一篇由煜寒咨询发布的2023中式烘焙行业观察报告显示,接下来,中式烘焙的行业特征将越发趋于“健康化”。

报告中写,当前,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,选择中式烘焙品牌的第一考虑要素是「好吃」与「健康」,消费者愿意为健康化的烘焙产品支付平均64%的溢价。

桃禧满满创始人杜建飞曾表示,“减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,再过三年,低糖甚至0糖的产品将横扫整个烘焙市场。”

数十年更迭,甜蜜崇拜的梦幻灭,卖点从糖变成了低糖,甚至0糖。

但迷恋低糖的,可远不止烘焙。

低糖、低脂、低卡...

餐饮圈进入“健康年”

茶饮咖啡圈对低糖低卡的迷恋,也一度癫狂。

早在2018年,茶饮行业就开始频频出现关于“糖”的内卷。元气森林崛起后,零售茶饮中关于0糖0卡、低糖的产品几乎摆满货架。

现制茶饮中,越来越多的新茶饮品牌,也加入“低糖”大军。从默认全糖的一杯奶茶,到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全糖、半糖、三分糖甚至不加糖。

如今,全国茶饮市场的低糖增长趋势,更加明显了几分。

沪上阿姨在菜单中独立开辟控卡专区,主推零卡糖的鲜果茶产品;喜茶、CoCo等品牌,菜单中的全线产品都可更换为0能量糖。

奈雪的茶除了在门店现制饮品中全面使用0卡糖,今年更是直接推出低糖瓶装零售果茶系列。根据奈雪相关负责人表示,从去年底开始,奈雪0卡糖的使用量逐渐攀升,去年国庆期间同比增长30%。
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相比去年同期,今年市场上的低糖茶饮销售量增长2.5倍,推出低糖相关产品的商家增长了4.5倍。

低糖之外,不少主打健康养生的新茶饮品牌崛起,与此同时,相关原材料需求也在攀升。

在饿了么平台上,以百合、黑芝麻、茯苓为主要原材料的茶饮订单,增长幅度较去年同期翻倍,青汁、山楂等饮品订单增长更超过去年的5倍。

前两个月,养生新茶饮品牌招财猫能量茶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,将“实在药材+热门IP”深度捆绑,主打“药食同源”原理。

也不光烘焙、茶饮,事实上,整个餐饮圈,甚至全民化的泛“养生、健康”大趋势都在凸显。

中式轻食的火热、中餐快餐推出更多低卡套餐组合、麦当劳等西快品牌也在点单界面中辟出低卡套餐栏,种种品牌动态的背后,都是消费趋势的转变,“不仅要吃得好,还得健康”。

一位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中餐厨师表示,“现在在制作菜品时,也会提供更多有机食品、新鲜蔬菜等选项,健康融合菜越来越受到欢迎。

在菜品研发上,今年也会更多围绕节气、节日等特殊时间点去推出更多符合健康、养生需求的菜品,满足消费者需求。”

小结

烘焙茶饮,“0蔗糖”成为常态化。

中餐西餐,低油低盐成为潮流。

进入“健康年”的2023,中国人对于健康化的追求更高,消费市场对于产品的评价,也不再止步于色香味,而是加重了对健康程度的考量。

某头部中式快餐品牌的相关人士表示,“健康两个字已经深入所有产业了。而所谓餐饮的健康化,也不是某一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的健康,需要全流程‘健康’。”

从原材料源头的选择、菜品产品的研发,到生产加工、外卖到家或堂食到桌,所有链路都要体现健康,才算是餐饮的健康化 。但这些,对于品牌的供应链、研发、管理、食安等各方面都是极大的考验。

青桐资本投资总监徐云峤也表示,“品牌的研发能力,对生产端的掌控力,对生产流程的把控等因素,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口感表现。即便原料再健康,但如果口感不佳,也难以形成复购。”

但所谓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”,某种程度上,在潮流趋势的追捧以及落地难度并行的时候,也催生了不少风口下的伪低糖、伪健康产品。

内参君在走访时,也曾遇到用“不长肉”作为宣传标语、号称全产品0蔗糖的烘焙甜品店,但当问及产品中采用哪一种代糖时,得到的回答却只有尴尬的沉默。

风口已经被落实,但低糖健康这张牌,的确没有想象中容易打。

对于“餐饮的健康化”你还有哪些观点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2023年,超10万家烘焙店倒下了

#头条讲真的#

过去一年,烘焙行业洗牌加速。

本文由红餐网(ID:hongcan18)原创首发,作者:李金枝,编辑:方圆。

红餐大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0月,面包烘焙赛道新增门店12.2万家,关店12.01万家,净增长门店数1874家。整体来看,2023年全国面包烘焙总门店数的增长率只有1%,注册吊销比呈波动下滑趋势。

在《2023美团到店餐饮品类报告之烘焙行业疫情后发展变化洞察》中,2019年美团TOP100的烘焙商家,到了2023年已有39家不再营业,32家缩减了门店数量。

这些数字背后,有不少知名烘焙品牌。

老牌烘焙品牌克莉丝汀,2023年被曝门店全关,卖楼抵债;2年前还风光无限的虎头局,背上官司,门店也仅剩7家……

2023年,资本对烘焙赛道的热情也冷却不少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2023年烘焙赛道融资数量仅12起,相比去年22起,近乎腰斩,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更是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。

岁末年初,再来回顾下过去一年里,烘焙市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?又出现了哪些新趋势?

“双子星”黯淡,

新中式魔力不再

2023年初,虎头局和泸溪河先后斩获融资,其中泸溪河融资金额更是高达数亿元。彼时也让行业遐想,新中式烘焙或将迎来“第二春”。

但随后形势急转直下。

3月底,虎头局深陷倒闭、裁员、债务传闻,线下门店接连关停,母公司官司不断。虎头局创始人胡亭当时回应称“倒闭消息肯定不属实,正在努力自救中”。

虎头局事件最新进展:门店几乎全关停,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

△4月初,虎头局广州保利广场店已关门,红餐网摄

与虎头局并称为新中式烘焙“双子星”的墨茉点心局,同样遇到了难题。

2023年2月,墨茉点心局北京富力广场店、崇文门店被曝关闭,11月底其在北京的门店全关;3月,浙江最后一家门店闭店;6月,武汉15家门店全部关店。

墨茉点心局小程序显示,目前其在全国正常营业的门店有40家,均位于大本营湖南。

除了“双子星”,曾1年内拿到2笔融资的新中式烘焙品牌“点金狮”悄无声息地消失了。

点金狮成立于2021年,当年先后完成天使轮、Pre-A轮融资,在北京、郑州等地也曾火爆。

如今,点金狮门店“全军覆没”。大众点评显示,其在北京、郑州的门店均已关店。

△图片来源:美团截图

在投资人眼中,新中式烘焙也不再那么吸睛。

据红餐网统计,2023年新中式烘焙赛道公开披露的投融资仅4笔,其中2笔是虎头局拿到的,且均在年初。

经历了爆火和疯狂扩张的新中式烘焙,已进入理性发展阶段,品牌开始寻找差异化路径。

2023年初,泸溪河拿下数亿元融资后,便加快了拓店的步伐。红餐大数据显示,2023年以来,泸溪河新增门店近80家,目前总门店数近400家。

泸溪河以传统中式糕点为基础,坚持“门店现烤”,走“线下直营+前店后厂+线上电商”模式。

桃禧满满则主打健康烘焙,将低糖、益生菌等元素跟中式糕点融合,走出了差异化路径。

在外跌了一跤的墨茉点心局开始专注大本营,创始人王瑜霄表示,2023年要聚焦湖南本地市场,打造出一个极致的模型,再复制到更广阔的市场。

知名品牌接连退败,

高端烘焙折戟

过去一年,高端烘焙开始走下神坛,国际知名品牌表现出明显的“水土不服”,接连倒闭、关店;价格高昂的本土网红品牌,同样难以俘获消费者的心。

12月初,被称为“日本必吃甜品品牌”的LeTAO被曝深圳门店全关。不久后,LeTAO又被曝在上海仅剩一家门店,据界面新闻报道,LeTAO还拖欠租金、物业管理费等费用超过6.5万元。

当LeTAO几年前在上海新天地开出首店时,排队都是半小时起步。高光时期,LeTAO在上海、深圳、杭州和北京等8个城市开出25家店。大众点评显示,目前LeTAO在中国内地仅剩3家门店在营。

△图片来源:大众点评截图

回顾过去一年,不少光环傍身的高端烘焙品牌接连退败。

2月,深圳高端烘焙品牌——昂司蛋糕关闭了全部门店。昂司蛋糕曾耗资上亿,打造了一间号称“全球最大的蛋糕店”的奇幻空间店,一度是深圳知名网红打卡地。

巅峰时期,昂司蛋糕也曾在深圳开出约30家门店。到了2023年年初,昂司蛋糕却宣布全面停业停产、准备重组清算。

5月,被誉为“法甜界天花板”的LENÔTRE雷诺特法式西点(以下简称“雷诺特”)关闭了中国内地最后一家门店。

2020年12月,雷诺特进入上海。此后一年,雷诺特在上海开出3家门店,并进军深圳,开出华南市场首店。

可惜雷诺特并未风光太久,2022年8月,雷诺特宣布退出上海;2023年5月,华南首店也关闭。至此,雷诺特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探索宣告失败。

△图片来源:LENÔTRE雷诺特法式西点公众号

7月底,定位精品高端烘焙,门店占了整整两层楼的上海网红品牌“Dikka”悄然关门停业。

事实上,Dikka首店2023年2月底才开始正式营业。开业初期,Dikka曾引发排队热潮,彼时,消费者想要购买一款招牌奶冻蛋糕,起码要排队两三个小时。

短短5个月,这家网红高端烘焙店就凉了,如今Dikka上海店、沈阳的快闪店均已闭店。

高端烘焙品牌大多会选择高级商圈或街道黄金铺位,且门店的装修要紧跟时尚、潮流,店面面积往往也不小,综合下来,成本会远高于普通烘焙店。

集多种网红元素于一身,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

LeTAO招牌产品双层芝士蛋糕售价238元;Dikka一个奶冻蛋糕售价58元,客单价75元;昂司蛋糕甜品的价格区间在38-65元,蛋糕的价格区间则在100-1999元;雷诺特的招牌甜品“秋叶”售价为88元……

△图片来源:昂司蛋糕官博

当下,整体消费市场趋于理性务实,新浪微博上一项“你能接受多少钱的面包”调查显示,34.4万网友中,选择“10元以内”和“10元到20元”的网友占比超九成。也就是说,大部分消费者能接受的面包价格在20元以内。

勤策消费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烘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》显示,超九成消费者每周至少购买一次烘焙食品,只有约16%的受访者,单次购买烘焙产品花费的金额在60元以上。

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再愿意为“高溢价”买单,这也给高端烘焙持续经营带来压力。价值感和价格不匹配,是高端烘焙被消费者诟病最多的一点。

同时,在高额的成本压力下,品牌若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型,也很难坚持下去。

既然定位高端,不妨将“稀缺性”做到极致,为目标客群提供高价值、有创新力的产品,或许路能走得更远。

高价面包刺伤消费者,

2元面包店全国走红

高端烘焙接连退败的同时,“面包刺客”话题度则不断走高。

过去一年里,#月薪一万买不起面包 #一个面包比一顿饭还贵 #面包为何越来越贵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。网友纷纷吐槽自己遭遇的“面包刺客”,38元半个、88元一个……

“2元面包店”走红全国:现烤面包只卖2元,不赚亏心钱?

从2023年10月开始,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2元面包创业潮。在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,“裸辞开一家2元面包店”“95后辞去空姐工作做2元面包,每天营业额3000+”“96年宝妈不上班,开2元面包店月入14W”等创业故事越来越多。

仅10月,济南、青岛、大连、南宁、昆明、南京、合肥、徐州、宁德等城市就有不少2元面包店开业,且不少店铺在大众点评上,被标记为“新店”。

△图片来源:受访者供图

甚至连北京、广州等一线城市,也出现了2元面包店的踪迹,且开始品牌化、连锁化。

比如“苏昧2元面包”近2个月迅速扩张,北京、广州、济南、合肥、昆明等多个城市均有其门店;济南诞生的“糖一2元面包”,已有10家门店;大连的“金师傅2元面包”一个月内也开了4家门店。

2元面包,几乎把价格打到了最低,也将成本压缩到了极限。据红餐网了解,在非一线城市,2元面包店的开店成本多在3万-6万元。

原料成本也被不断压缩。糖一2元面包店店主糖一(化名)分享称,一个面团不到75克,成本在4毛钱左右,毛利率能达到60%-80%。

△图片来源:受访者供图

2元面包之外,商超烘焙也加入了这场不见硝烟的价格战。

价格战从榴莲千层开始。2023年8月,盒马上线山姆同款榴莲千层,售价仅99元(山姆标价则在128元),引发热议。

短短几天,榴莲千层的价格“你追我赶”,山姆规格1kg榴莲千层价格腰斩三分之一,降至85元。而盒马则将470g的榴莲千层价格最低打到了39.9元。

随后,盒马更是以低价杀入烘焙市场。8月,盒马发起了“移山价”活动,包括乳品烘焙、酒水饮料等。9月27日,盒马Premier推出了一款售价34.9元的生吐司,对标银座仁志川98元一条的生吐司,还有售价低至6.9元的鲜奶吐司。

盒马以外,线上线下商超都在价格上开始极限拉扯。

大润发的网红单品“土豆面包”,只要18.9元一袋;叮咚买菜小程序显示,旗下的烘焙品牌“保萝工坊”,价格多在20元以下,最便宜的提子吐司只要6.19元一袋。

归根结底,消费者既要吃得有品质,也想买得划算,这也倒逼烘焙商家们将“质价比”做到极致。

“甜蜜”也有烦忧,

低糖健康潮席卷烘焙

席卷整个饮食领域的健康风潮,也刮到了烘焙赛道。

过去一年,包括好利来、鲍师傅、墨茉点心局、稻香村、泸溪河等在内的多个烘焙品牌纷纷推出低糖减脂产品,迎合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习惯。

例如,墨茉点心局推出减糖黄油老婆饼;泸溪河减少了主打产品桃酥的用糖量,还推出无糖桃小酥产品。

△图片来源:泸溪河官方微博

做传统中式糕点的北京老牌烘焙品牌“汇力发”,转道健康赛道,改名为“麦库·低糖·低卡面包甜品”,主打低糖低卡面包。

除此之外,一批主打低糖、低脂、有机的烘焙品牌,也在涌现,并且得到资本青睐。

企查查数据显示,2023年烘焙行业共发生了12起投融资事件,其中有3起涉及健康烘焙的品牌,而2022年仅有1起。

2023年2月,成立仅半年的新中式糕点品牌桃禧满满,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。桃禧满满用“低糖和益生菌”的健康糕点,切入烘焙市场,半年内蹿红,登上了美团、大众点评及抖音热门榜Top。

主打“零蔗糖”概念的鹤所,声称不使用“氢化植物油、氢化脂肪、植物黄油、人造奶油、植物奶油”,产品均为低糖、无糖的健康糕点。

2022年10月,鹤所获得来自奈雪的茶旗下投资公司“美好自有力量”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。2023年12月,鹤所又获得来自麟阁创投的数千万元投资。

根据“明亮公司”报道,鹤所创始人包如江透露,目前鹤所的月度复购率在61%左右。

△图片来源:鹤所小红书官方账号截图

专注健康烘焙食品的“森食起源”公司也在2023年拿到了融资,该公司旗下主营品牌“吉沐一”,主打“0添加”、天然酵母、果木窑烤系列面包。

烘焙赛道的健康风潮,总体来看仍然是在“糖”上大做文章。根据原料特点与口感体验,糖醇和天然甜味剂是当前烘焙用代糖的主流选择。

除糖外,烘焙的原料端涉及多种食材,比如面粉、小麦粉、黄油、馅料等也开始健康化。

一些烘焙店强调产品使用的是动物黄油,或用椰子油代替黄油。还有部分烘焙品牌用谷朊粉、菊粉、燕麦麸皮粉等替代面粉,这些原料通常不含有蔗糖,蛋白质含量可能更高。
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
不过健康这张牌没想象中容易打,目前健康烘焙这个细分领域尚未出现势能强劲的品牌。

1年内拿下2轮融资的鹤所曾表示,资金将用于加速门店拓张、产品研发和组织升级等,但目前仍然只有5家门店。

桃熹满满门店数也仅为11家。

在烘焙领域,想要健康必然会一定程度上牺牲口感,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产品的复购,如何在“健康”与“好吃”之间找到平衡始终是一个难题。

网红大单品速火速凉,

烘焙专门店仍难跑通

从生吐司到贝果,再到瑞士卷、可露丽、舒芙蕾、提拉米苏等等,2023年走红了一批烘焙大单品。

只是这些网红单品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,一度盛行的烘焙专门店也始终难以跑通盈利模式。

4月,日本生土司品牌“银座仁志川”在上海开出首店。开业初期,门店天天大排长龙,98元一条的生吐司被炒至300元。因黄牛过多,银座仁志川还曾报警处理,火热程度可见一斑。

△图片来源:大众点评

同样风很大,还有火遍全网的贝果。上海的2家网红店——“Bagels & Schmears Cafe”和“纽约贝果博物馆”是典型代表,门店排队按小时计算。北京的“Catch Bagel”“The Daily Bagel”等贝果专卖店也一度风靡。

贝果之后,7月初,一家名为“Roll'ING瑞士卷”的网红烘焙店横空出世。

售价39-49元一条的瑞士卷,顾客排队90分钟才能买到,门店还因排队时间过长登上热搜引起热议。

不断涌现的网红烘焙专门店以外,也有押注单品的烘焙品牌拿下融资。比如,2023年5月,专注榴莲烘焙的“榴小夏”获得了千万级融资。

△图片来源:榴小夏小红书官方账号截图

烘焙专门店,从单品切入,聚焦某一赛道,sku少可以降低成本。产品精简后,门店面积相对更小、经营更灵活,这也让门店启动、复制变得相对容易。此外,一旦出圈,品牌能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。

但是,单品意味着消费者选择更少,进店意愿也更低,如果门店盈利能力无法保障,很难活长久。

2023年以来,一批烘焙专门店面临闭店收缩的危机。

6月,明星光环加持的牛角包烘焙品牌牛角村被曝申请破产。巅峰期,牛角村在全国开了28家门店,目前仅剩3家门店。

曾一年内获2轮融资,专做可颂的月枫堂,也在收缩门店。

红餐大数据显示,2023年以来,月枫堂在南昌、温州等城市门店全关,全国仅剩30多家门店,只有巅峰时期的一半左右。

△图片来源:大众点评截图

新生的烘焙专门店热度也肉眼可见地在下降。从大排长龙的网红烘焙店沦为“普通”,银座仁志川只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,纽约贝果博物馆也是如此。

总而言之,单店凭借有特色的产品、环境,或许能经营得不错。但若是品牌把命运押在单品上,对产品创新能力、品牌渠道建设都是极大挑战。

结 语

烘焙行业的洗牌速度向来很快。

美团数据统计显示,全国烘焙门店平均存活时长32个月,有57.7%的门店在2年内倒闭,只有23.8%的烘焙店能活4年以上。

烘焙并非刚需品类,市场涌入了大量创业者,消费环境却越发理性,消费者对烘焙的“忠诚度”缺失,烘焙品牌的生存空间“被挤压”。

不过,从市场规模来看,烘焙赛道依旧在增长。

红餐大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面包烘焙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276亿元,比去年增长超200亿元,增幅超过20%。

这些意味着,从业者仍然前景可期,紧紧把握住新的消费风向,在产品设计、门店模型上,更好地满足当下消费者“好吃不贵”“好吃又健康”需求,或成为新一年的破局之道。

相关问答

御茶膳房是正规品牌吗?

御茶膳房是正规品牌。御茶膳房是中国品牌。御茶膳房御茶膳房品牌隶属于北京汇力发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,北京汇力发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从1996年成立,是北京...

做糕点模具去哪里买? 模具的质量怎么样?-九州醉餐饮网

[回答]做蛋糕需要很多食材,也需要很多工具,还有专门整蛋糕的模具,做糕点模具去哪里买,在各大超市的生活用品区会找得到,还可以去专卖店寻找,还可以去杂货...

号称亚洲最大的商业综合体的德思勤有哪些非常好吃的东西? - ...

推荐挺有特色的伯爵茶拿铁,兼具红茶的清香和咖啡的醇厚,好喝,黄金西班牙拿铁也不错。地址:湘府中路18号德思勤·四季汇购物中心B1(亚洲电视中心...

广饶 蛋糕店 -九州醉餐饮网

[回答]你可以问一下汇缘蛋糕,114或网上查一下他们电话联系方式米利乃,三义和都不错!三义和不错啊米利乃

汇科 蛋糕 油和银谷 蛋糕 油用量?

蛋糕油用量不一样。如汇科蛋糕油:鸡蛋用量为2倍面粉用量以上,蛋糕油的使用量为4%左右。银谷蛋糕油,鸡蛋用量为1.4~1.6倍面粉用量,蛋糕油的使用量为5%左...

会员卡怎么退-找法网
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、威胁手段,实施下列行...第二十一条规定: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依单用途卡章程或协议约定,提供退卡服务...

用工歧视有哪些?为什么会有这些歧视现象? - 红网问答

长相决定工资高低2014年,东莞南城第一国际汇一城近百名清洁工很郁闷,因为“长相”竟成为决定工资高低的标准之一。年纪轻、形象好的,月薪1800元,其...

本月底带女儿到重庆旅游,住解放碑附近,4天行程,怎么安排路...

[回答]住宿位置定了吗?可以参考下这个,更多细节点开我头像看攻略Day①:2号线到李子坝-A口站体验❶轻轨穿楼-观景台➟2号线天堂堡-1口站到❷金色蛋糕梦幻...

元祖 蛋糕 配送问题?

元祖蛋糕送不到温州大学城的,而且也不可能免费配送,一般大学城都比较偏市区。我以前在一家温州汇缘蛋糕订过,送到温州大学城另加20元的送费,不过服务真得很...

民宿应该如何经营运作?

民宿,大白话,落脚休息吃饭睡觉之所。民宿在农村叫农舍;放在城镇就叫客栈旅馆。不同地方的民宿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特色。哪么,现在的民宿怎样经营才好哪?...在...